- 中国云南热线
安博教育:推进校企合作与协同创新
“服务区域经济”是梯子的必备的横梁。安博教育实行“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的准则,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与协同创新,所有的教育的资源、标准、师资以及模式,都是从企业中提炼出来的;所有的服务的标准、体系、思路及实践,都是从企业的需要中总结出来的,并且评估教育成本的唯一标准,在于培养的学生是否能够到企业中就业。
横梁是梯子支柱的支撑,否则横梁一断,两根支柱再好也会摔下来。而构成横梁的要素往往直接决定了“梯子”的实用性和耐用性。新形势下,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教育必须创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的方式,才能更好的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以就业为导向,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所谓“以就业为导向”,实际上就是以用人市场为导向,以用人市场所需专业人才及对大学生的素质与能力要求为导向。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区域特色的市场,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特殊需求构建两大体系,即专业与课程体系、素质与能力体系。另一方面,“以市场为导向”一定是具有变化性的市场,针对现有的区域人才市场需求采取一种微观式操作,即“订单式”培养,以期于实现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同时,有计划地适量培养一批“以未来就业市场为导向”的专业技术人才,满足区域发展对某些类型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潜在需求。
推进校企合作,融入区域经济发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校企合作,在合作中实现互惠共赢。校企合作的载体就是“职场新人训练中心”,通过与高校紧密结合,共同建立职场新人训练基地,导入优质的课程、专家资源,将“体验式实训”的方式植入传统的课堂教学,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实践”。“职场训练中心”以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为终极目标,涵盖了高校职业发展规划、职业素养提升、人文素养教育及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与高校一同开辟了“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的第二课堂,贡献重要的创新和课程实践;引入多种丰富、多样、新鲜的教学方法,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切实提高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合格的职业人。
实现教育资源共享,促进协同创新。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人才、资本、信息、技术”等创新要素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安博服务外包培养体系源自企业,服务高校,帮助高校和企业建立资源合作、人才培养、师资储备及供给机制,打造全新的校企合作模式,构建最佳的大学生职业素养提升体系,加强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指导,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提高就业质量。通过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充分挖掘现有教育资源潜能,以职业学院教育、科研力量为依托,以满足地方企业的人才需求和职工的成才需求为目的,按照企业的需要面向大学生进行职业素养培训,成为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的教育服务基地。
安博服务外包教育与区域经济的联系,强化了高校的素质教育和人才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了智力基础和人才支持,为区域经济腾飞插上了翅膀,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坚持职业教育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方针,就一定能让区域经济与高等教育更好地协调发展。
甘当人梯,就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这就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写照,也是“帮助大学办大学”的依归。
甘当人梯,就是提高大学生就业力,大学生是国家人力资源的宝贵财富,是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解决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关系到高校的良性发展。
甘当人梯,就是助力高校人才培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高等教育的四大目标,分别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相处,学会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人教育”,体现了“以人为本”,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甘当人梯,就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校企合作,协同创新”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校企之间的优势互补,强强联合,有助于形成协同创新的有利环境,实现高效的资源配置,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发展的有效保障。
通过“梯子理论”来指导安博服务外包教育工作,把“梯子”作为职业教育实施工作的一个有效的工具,其关键是寻求梯子的动态平衡,要保证两根支柱之间互相匹配,组成梯子的横梁也不能参差不齐,一步一个台阶,踏踏实实做好工作,必将取得显著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