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略咨询:优衣库为何能在中国成功逆袭?

来源:中国云南热线    日期:2014-09-17   

    文/正略钧策管理咨询

    64岁的柳井正近几年常说的一句话是:“优衣库的成功有一半要归功中国市场。”

    这句话中肯之至。

    截至目前,优衣库在中国有超过260家门店,遍布50多个城市,占品牌所有海外门店数量的一半以上,扩张速度和店铺总数超越了并称为中国快时尚三驾马车的ZARA、H&M以及老牌快时尚品牌GAP。

    过去一年,这家公司在经济低迷期逆市增长,达到历年经营的巅峰状态。仅2013年8月31日当天,全国就有11家优衣库新店同时开张;营业面积超过6000平方米的优衣库最大、最新的全球旗舰店——UNIQLO SHANGHAI(优衣库上海)开业当天创造了淮海路服饰品牌的单日销售新纪录;2013年淘宝双十一购物节中,优衣库跻身亿元俱乐部,创造了超过1.21亿元的销售奇迹,成为天猫排名第六的单一品牌。

    优衣库的母公司——亚太地区最大服饰零售商迅销有限公司2013财年财报显示,迅销集团全球总营业额超过100亿美元,已成为全球第四大服装零售企业。在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的中期业绩报告中,迅销集团再次创下历史纪录——公司销售净额7643亿日元(约合46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增长24.3%。

    迅销公司称,销售净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优衣库海外的强劲业绩,其中中国区的销售对集团总销售额的增长贡献最大。到目前为止,优衣库每年有6亿件商品产自中国内地,优衣库75%的供应商来自中国,每天有超过80万的中国人在为优衣库工作。

    但优衣库在中国市场的开头却并不美妙,并一度遭遇水土不服。

    2002年,优衣库进驻上海,比H&M与ZARA提早了整整四年多,却被后来者居上;2005年优衣库进驻北京,因亏损不到一年就撤出了北京市场;在2006年之前,这家日本公司在大陆的9家门店无一盈利。

    柳井正写过一本《一胜九败》,书名简直就像优衣库在中国经历过的错误集。

    那么曾在中国市场败走麦城的优衣库是如何成功逆袭的?

    除去供应链反应快速、商品价廉物美等核心因素之外,最直观的原因可能还是要回归第一线店铺——从进门时店员热情的问候,到橱窗内塑料模特的展示方式和货架上衣物的折叠、挂放展示,再到店内潜移默化的灯光和音乐,每一项都让人觉得恰到好处,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激发起消费者的购物热情。

    精确的背后,是中国市场优衣库经年累月的大量测算和反复的实践与改进。没有什么细节是理所应当的,只是你还不了解藏在优衣库店里的秘密罢了。

    1. 橱窗

    优衣库的橱窗陈列一直为业界所津津乐道。在夏天快要来临时,在优衣库中国上海淮海路旗舰店,橱窗结合当季主题,用沙滩、阳光等元素进行布置,选择的色彩多鲜艳明亮,道具如伞、遮阳帽等一应俱全,排列方式也是错落有致。

    所谓“快时尚”,不仅意味着供应链的反应速度快,还有一项重要含义是引领潮流、提前教育消费者,在季节来临之前就在橱窗空间里展示下季的衣着搭配。

    当然,这个工作量不可小觑。优衣库淮海路旗舰店的塑料模特超过600个,其中300余个是可以旋转的,并且橱窗展示需要常换常新,周期一般不会超过1个半月。

    2. 次序

    仔细回想一下,是什么吸引你走进了优衣库的店铺?又是什么让你在店里逛下去?

    如果说主题橱窗说明优衣库的商品陈列首先从店外就已开始,那么陈列的第二个重点就是入口。

    一般情况下,快时尚品牌都会选择将入口处做得开阔、视野好,而在衣物的选择上则会将一部分热卖的当季商品放置在门口的位置,先将顾客吸引进场。

    进入卖场后,随着路线规划和品类分区的不同,消费者也就开始不自觉地走入了品牌的“布局”中。

    值得注意的是,几大快时尚品牌的陈列标准各有差异,例如ZARA采取的是主题式分区陈列,将不同风格的衣服和饰品聚集在同一个区,避免互相之间的“混搭”产生不和谐;而C&A则是根据不同的生活方式进行场景式分区,把工作、休闲、运动等各式场景与商品结合,便于目标明确的消费者购物。

    优衣库的店面规划则体现了以“效率”为中心的原则。其主要采取的分区方式是“长通道+小格子”,最大化地利用了卖场空间,仓储式的陈列既在视觉上形成了丰富的形象,又可强化其“自助购衣”的品牌定位。

    当下,优衣库店内的商品已经涵盖了夏秋两季,因此从入口、电梯口到卖场深处的“长通道”上,消费者看到的商品次序就是由夏装至秋装,由T恤、衬衫等上衣至裤装。

    而在颜色和花纹的排列上,优衣库的陈列宗旨是由浅到深、从冷色系到暖色系进行排列,顺序可以具体到“红橙米黄绿蓝紫”,按光谱顺序从通道入口向后排列。花纹方面则是由单色系、波点至条纹陈列,这也是最符合购物行为的花色选择方式。

    有一种特殊的商品并不遵循这一原则,那就是裙装或其他颇具时尚感、需要重点推荐的衣服。淮海路店的一位楼层店长告诉《好公司》,优衣库的原则之一是“把有魅力的商品放在卖场深处,吸引顾客走进来”。

    3. 陈列方式

    走进任何一家优衣库的店铺,是不是远远地就会被一整面“T恤墙”抓住眼球?

    优衣库的PP(Point Of Sales Presentation,要点陈列)区,是人们进入店铺后视线集中的区域,也是商品卖点的主要展示区。为了使PP区给人耳目一新、气势磅礴之感,优衣库往往将其常规款的纯色商品集中折叠、整齐划一地放置在一起。

    该区域的商品按照从上到下尺码由小至大的顺序进行排列,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件众所周知的事。但,你知道展示架上每一摞T恤的数量吗?

    答案是:15件。没错,就是这么精确,既恰当地填满了货架,又方便店员统计数量。

    相比这些基本或经典款商品的陈列方式,表现艺术、音乐、电影、漫画等流行文化的优衣库UT(UNIQLO T-Shirt)由于以彩色图案为主,陈列方式也多为挂放展示。

    那么,你是否有过这样的感受:优衣库店内挂着陈列的衣服,随时都可以拿到手上,个中秘诀在哪里?

    根据人体自然规律和消费者行为研究,服装行业存在着“黄金陈列线”的说法,具体是指与人水平视线基本平行、离地90-120厘米之间的的货架陈列空间。

    该区域通常位于货架的第二、三层,是眼睛最容易看到、手最容易拿到商品的位置,所以也被视为最佳陈列位置。

    优衣库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细化,将男性的“黄金陈列线”调整为85-140厘米,女性则为75-130厘米,把衣服的挂放高度控制在该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贴近人体功能、减少不适感。

    4. 促销工具

    “促销”这件事对于任何一家快时尚公司而言都是不可或缺的,但大多数情况下品牌都会选择一些并不扎眼的促销工具进行辅助,稀释消费者对“促销”的敏感性。

    在这方面,优衣库的实践可谓是灵活又不失章法。

    在店内的POP(Point Of Purchase,卖点广告)信息传达上,优衣库在每个品类分区都会放置关于产品介绍的背板,介绍材料、设计、版型、搭配、折扣等信息。这样的做法不仅能让消费者更直观地了解和自主地选择商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助式的仓储购物卖场风格。更重要的是,这些背板可以安装在任何的货架或柜台上,并且可以灵活调整尺寸大小,在保证店面整洁的情况下又及时传递了促销信息。

    5. 服务

    从消费者走进店铺到离开,优衣库员工依次有四句服务用语。

    入店时“欢迎光临”,查询产品情况时“请稍等”,查询结束“让您久等了”,离开则是“谢谢,欢迎再次光临”。

    这仅仅是最基本的规定,店员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加入更多人性化的服务。例如消费者进店时直接根据时间问候“早上好”、“中午好”;留意人们的信用卡签名,在说“祝你购物愉快”之前加上对其的称呼;甚至还会称赞对方的商品,比如“这件衣服你买得真划算”、“这是我们现在最畅销的商品”。

    很多时候,这些看似不起眼的服务细节却是优衣库“留住”消费者的核心。

    另外,虽然优衣库强调自助式购物,“店员不在消费者身边给予建议,不影响顾客试衣体验”,但这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在三种特殊情况下,店员们会主动为对方提供帮助:当消费者在货架面前停留超过3秒时、当其触摸商品时,以及当他将该商品拿起来时。

    6. 灯光、音乐

    如果把店铺比喻为一个人,那么灯光和音乐对他的“性格”起着决定作用。

    在优衣库店铺内,即便是白天也会是灯火通明,营造出宽敞明亮、整洁通透的购物环境;H&M店内光线设置的重点则是打在模特和核心展示区域,明暗度可适当调整,但总体原则是“需要灯光打亮店铺的所有区域”;而在性格迥异的Abercrombie&Fitch店内,昏暗迷离的灯光、浓郁的香水味都在向人们昭示,这是个标准的“夜店咖”。

    音乐方面,优衣库的配乐多为简单的节奏和旋律。但这些辨识度极高的背景音乐在某种程度上营造出一种“紧迫感”,容易使消费者产生快速购物(也可能是快速离开)的心理。

    比较而言,H&M的背景音乐偏爱爵士和嘻哈风格,ZARA则直接将欧美热门单曲搬到店内,后者甚至连音乐播放都完全由西班牙总部的电脑系统控制。

    而有意思的是,虽然音乐大部分时候听上去“一成不变”,但事实上优衣库总部每个月都会为各分店发来新碟。 

    正略管理评论每天与您分享原创商业评论、管理文章、企业案例等内容:添加微信号“glplwx”关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