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电影融入灵魂:上海国际电影节历届评委会主席大盘点

来源:中国云南热线    日期:2013-06-19   

   走过20年历程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本年度继续刷新历史记录——金爵奖评选收到来自112个国家和地区的1655部影片报名参赛。如果说这一数字还不能令观众兴奋,那么以下一连串的名字定会令热血影迷心动不已:希区柯克九大默片修复版亚洲首映、小津安二郎作品展、张国荣电影回顾展、奥利弗·斯通影展……而近年来大热的英国著名导演汤姆·霍伯将出任本届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无疑将电影节的权威性和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在历届电影节中,星光熠熠的评委会主席绝对是最大的看点之一,他们是一群最热爱电影的人,他们将电影融入自己的灵魂,一定程度上他们也代表着每届电影节的精神气质。各位评委会主席的代表作均可在百视通IPTV上点播收看。请与百视通一起,共同来盘点这些个性迥异又执着可爱的评委会主席吧!

百视通 百视通IPTV IPTV 电影 上海国际电影节 国际电影节 评委会主席 评委会 金爵奖 小津安二郎 张国荣 汤姆•霍伯 国王的演讲 悲惨世界 电影艺术 吴宇森 英雄本色 香港电影金像奖 最佳影片 香港电影人 吕克•贝松 灵魂

  汤姆·霍伯:最年轻有为的主席

  出生于1972年的英国导演汤姆·霍伯可谓世界影坛最受瞩目的年轻导演之一,也是历届评委会主席中最年轻的一位。由其执导的影片《国王的演讲》、《悲惨世界》一举斩获七项奥斯卡大奖,且全球票房均超过4亿美元,堪称艺术与商业的完美融合。汤姆霍伯的电影正如其为人一样,追求真实而不急功近利,“上海国际电影节与全世界其他富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一起,致力于传承并发扬这种跨越时间的电影艺术,我非常荣幸能参与其中。”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汤姆霍伯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吴宇森:最敢讲真话的主席

  吴宇森曾被香港人选做百年来最喜爱的导演,1986年他就凭借《英雄本色》一片夺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吴宇森在东半球高举暴力美学的旗帜,与西半球的奥利弗·斯通和昆汀·塔伦提诺遥相呼应。作为第13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他毫不客气在主席论坛上开炮,狠批年轻导演缺乏个性,“看到有的导演作品,一个镜头,拍一个人的背影,拍五六分钟,拿了个奖(似乎是暗指王家卫的《花样年华》),年轻人也跟着学,以为这样可以拿奖。事实上,那样拿奖的只有一个。”这一番言辞恳切而坦诚,足可见这位暴力美学大师对年轻后辈的谆谆教诲。

  王家卫:最具海派气质的主席

  2008年的评委会主席是鼎鼎大名的墨镜导演王家卫,作为出生在上海的香港电影人,他在电影节致辞中的一句上海话“大家好”为他拉近了和这座城市的距离。在他的电影作品中,虽然香港是逃不掉的关键词,但上海却是一种无法忽视的气质,如77岁高龄的潘迪华曾在他的两部电影里出现,自始至终都讲上海话,一部是在《花样年华》中演上海包租婆,另一部是《阿飞正传》里演张国荣的养母,她那低眉间透露出的精明眼神,透出海派女人的凌厉气息,这成了他希望表达的上海符号。在当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论坛中,王家卫也透露,他希望能根据父母从上海到香港、最后又回到上海的历程拍一部30年代上海的戏。

  吕克·贝松:最“假公济私”的主席

  2006年,还十分年轻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有幸邀请到了法国国宝级导演吕克·贝松担任主席,据悉,吕克·贝松之前从不担任除法国以外任何一个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这完全是因为他对中国情有独钟:“首先是没来过中国,对中国充满了好奇。再加上日程上有空当,所以就来了。”不过,吕克·贝松也直言,现在他更愿意以制片人的身份出现,尤其期待能出品一部中法合拍片。在他看来,中国电影质量越来越好,他早有在中国拍摄新片的计划,担任上海国际电影节评委会主席也是为下一部新片开路。

  陈凯歌:最敬业的主席

  早在前几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就曾极力邀请陈凯歌,但是每次都因为一些特定的原因,使得陈导错过了上海国际电影节,尽管2007年陈凯歌在紧张筹备电影《梅兰芳》,但还是接受了第九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邀约,陈凯歌的海外影响力对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国际化进程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与突破作用。对于评委会主席这一工作,陈凯歌也是不遗余力,敬业地看完了当届所有的参赛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