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匀:转理念展现“林中城市”魅力

来源:中国云南热线    日期:2013-03-06   

 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3月06日讯(记者李远 司马一 钱泓 杨海强):贵州省都匀市位于“九溪归一”剑江河畔,拥有一个山水交融、山清水秀的天然生态环境。什么是“美丽中国”?对于一座始终坚持“人文、宜居、宜商、宜游”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理念,处处彰显着“山水桥城”的都匀来说,如何在这次机遇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环境下,这座“中国毛尖茶都”,又将如何实现转型?带着这一系列的问题,中国经济网城市频道记者于2月22日走访了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都匀市市委书记刘建民,为我们揭开都匀“魅力林中城”的神秘面纱。

中共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州委常委、都匀市市委书记刘建民接受记者专访。



  

  围绕“美丽中国”,按照核心指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

  为了实现可以到2020年全面都要建设成为全面小康社会,张书记谈到其所做的准备工作,为了建成小康社会,都匀在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做了整个指标的测算。从25项细化指标和6大方面来看,都匀从改革开放以来,各界班子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产业结构的调整,彰显了城市的建设力度,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细化的测算,都匀将提前实现小康社会这个目标,到2014年力争达到小康的水平。

  刘书记表示,这一指标的提出是与都匀的实际状况相结合的。从三个核心指标出发,第一个指标是GDP增长,2013年都匀的GDP将要突破130个亿,按照百分之18到20的年增长幅度,到2014年GDP有望突破150个亿。依据现有都匀的人口数量测算,150个亿GDP人均可摊人民币31000块钱左右。第二个指标是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加,现有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是19338元,按照人均3000美元,以现在的汇率计算就是20000元左右,2014年都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将突破20000元人民币。第三个指标就是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2年都匀农民是6543,按照最低指标人均1000美元计算即7000元,按照18%的增长速度,2014年人均收入将突破7000元。三个核心指标的提出,实际上也确定了在2014年提前6年实现同步建成小康的这个目标。

  
三个核心指标 建设美丽都匀

  三个核心指标为都匀的发展勾画了一个完整的发展格局,张书记谈到在发展的过程中要加强那些方面的建设。首先要努力加强经济指标完成力度,要在结构调整、转型、加大投入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同时,要按照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完成整个经济总量的提升。经济指标方面,虽有些差距和难度,但事在人为,相信通过全市上下共同努力,应该来说奔向这个目标到2014年突破GDP150个亿是没有问题的。

  其次是教育方面还存在短板和缺陷。比如教育指标就是高中及以下阶段接受教育的程度,九年义务教育那就是初中和小学达到98%,高中以上的普及率达到95%,还不要去算特殊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及幼儿教育,单从这两方面来讲2014年高中的普及率要达到95%就是一个软肋,是影响都匀同步实现小康的最大一个难点。为此,我们加强教育的投入力度,一方面按照省委、省政府今年提出的压缩5%的行政开支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发展高中及高中以下的教育,加强巩固和提高九年义务教育。另一方面就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包括初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加上高中教育的扩大招生,强化高中布局,提高其入学率,相信通过这两年的努力可以接近指标。

  第三是人才指标也存在缺陷,10000人当中达到1000人对我们来讲是一个巨大的压力。虽然占的分值不高,但是我们也出台了一些措施,包括人才招引的方案和鼓励政策,真正让更多有能力、有才干的人才能够到都匀安家落户。政府将在今年人才招引上加大力度,让更多的人才集聚都匀,形成人才集聚优势,促进地方更好更快的发展。

  
厚积薄发 逆势助推蓬勃贵州、美丽都匀

  一个城市的发展,最终取决于人才的引进,为了更好地实现美丽中国的梦想,刘书记谈到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刘书记认为过去这种对贵州的看法那是一种片面观点,过去有种说法: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天无三日晴。这种片面观点的存在未必是坏事,说明过去贵州的这种贫穷落后来源于没有沿疆,沿边,沿海的区位优势,它属于内陆性的省份。由于高原地区交通的不便,所以制约了它的发展。不沿边,不沿海,不沿疆,可以靠近沿边的地方,靠近沿海的地方,靠近发达地区的地方来发展我们的产业。

  刘书记说到,从2012年国家2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支持贵州发展的具体实施意见,为整个贵州发展带来了春天。怎样使贵州从贫穷落后、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脱颖而出,能够与全国同步实现小康社会?通过近两年的发展,整个贵州的经济指标发展力度和政府干部的精气神,应该说在全国来讲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四化同步被列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提振了干部的精气神,强化干部作风的转变,加大整个路网结构建设并争取国家的支持。贵州四通八达的交通优势正在形成,这为下一步招商引资,促进地区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何实现后发赶超、弯道超车,是要靠我们积蓄力量,把后发的优势更好的在推动的过程当中彰显出来。 

  生态文明建设:赋予环境保护的时代重任

  生态文明建设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刘书记说到,生态文明建设在五位一体当中应属重中之重,也可以说是我们最终追求的一个目标,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发展,乃至于政治文明的发展,最终都要与生态有机结合在一起,而真正保护好,开发好,利用好青山绿水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政绩。

  刘书记表示,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赋予环境保护一个时代重任,也是新时期作为城市发展的基础和灵魂,没有生态文明的支撑,发展的路径就不会更加的遥远。生态文明建设是到2020年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路径,也是重要举措,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整个生态文明的建设既反映了执政党理念转变,也反映这个社会的发展进步,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广大老百姓对生态文明的向往。美丽中国不光是山河、自然的秀美,实际上也体现了一种科学发展的总体格局。除了从直观上的山清水秀,山花烂漫外,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一种突破,一种发展路径的选择。生态文明路径,是一个和谐发展的路径,是一个人与自然共同和谐生存得更好的一个路径。发展路径的选择体现了执政党理念的一个更大的转变,也契合了是老百姓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渴求和期望。既要形态上的青山绿水,山更青,水更绿,空气更好,也要通过富有、殷实过上幸福生活。

  
转变理念,转化思想,展示“林中城市”独特魅力

  建设美丽中国,需政府先做出改变,刘书记就此方面提出几点要求:首先政府要在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理念上的转变。要更加的尊重自然,保护生态,要将现代的产业和自然的和谐发展有力的结合起来,要用绿色的理念来规划和推进城市的建设,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的幸福指数。

    第二点是要倡导绿色,即倡导绿化、美化、净化。努力构筑城市的自然美和生态美,和谐美。通过三者的相辅相成,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真正做到有魅力,有生命力,会呼吸的城市。

  第三点是要进一步强化城市综合的治理。在一定程度上城市发展都会存在些不同程度的城市综合症,排污的问题、城市功能拥挤等问题相继出现,所以城市的综合治理至关重要。比如保护、恢复城市湿地,尤其是城市上游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积极发展城市的森林,使一个“林中城市”更好的得到展示,完善城市的自然生态功能,提升城市生态综合承载能力。随着城市务工就业人员的增多,给城市带来一些意想不到的压力,所以城市综合存在能力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尤其是城市的垃圾处理和污染的控制。提倡节能减排,低碳、节能、环保,发展好城市交通,推行低碳绿色出行,是整个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升城市形象的关键。

    除此而外刘书记还表示,要引导好市民的绿色消费理念,从低碳绿色这个理念上提高市民的文明程度和素质,相信通过以上的具体措施,在有关的立法前提下,大家共同遵守城市规则,营造一个绿色、和谐的城市,使城市真正成为一个有生命力,有活力、宜居、宜业、宜游的绿色生态之城。按照这个要求,着力将全球绿色城市作为都匀的一个主抓手,通过全球绿色城市这张牌在节能、环保、生态、低碳、人文理念上出台相关政策和规定。同时,将都匀市的产业进行有机调整,在第一产业上着力于通过农业产业示范园的建设,更多的提倡有机无公害的产品。在第二产业上着力于园区的建设,高度提高土地的集约化程度,资源配套的程度,使第二产业在生产加工当中杜绝污染和低污染的企业进驻。在产业发展上,按照节能减排、低碳环保、高新科技的发展。在第三产业上,即旅游业、服务业,尤其是服务业提倡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厉行节约,杜绝奢侈浪费。怎样更好的在政治上真正的做到厉行节约,就是要对消费理念一个重新的认识,对于现有资源的尊重和珍惜,既要尊重自然又保护环境,更好的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达到了幸福美满的生态文明社会。

  
采访后记

  位于“九溪归一”剑江河畔的贵州省都匀市,拥有一个山水交融、山清水秀的天然生态环境。如今,在坚持生态文明理念,建设和谐“美丽都匀”的可持续城市发展中崭露头角的都匀受到了全国各界学者乃至联合国官员的关注。都匀这样一个独具特色的城市,必将成为经济强实、社会进步、市场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安居乐业、文明程度较高的贵州南部大城市。

  采访尾声,刘建民书记向国内外朋友客商发出诚挚邀请,希望国内外客商走进都匀、了解都匀、投资都匀,都匀将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把一个和谐、生态、文明的都匀建设的更加美好,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匀欢迎大家!
 

 

美丽中国与建设小康社会一脉相承

  在采访中,刘书记首先向我们介绍了近年来都匀围绕产业发展制定了一个整体的规划,按照委省、省政府提出的双百城市要求,即建城区100公里,城市人口100万,依托现有的州市共建平台,着力构件宜居、宜业、宜游的匀城,风情、特色、活力的小镇,美丽、和谐、生态的乡村。围绕这样一个主线,按照设施逐步完善,功能逐渐齐全,环境更加优美的这一要求,推进都匀可持续的发展。

  其次,在整个的城市建设上,都匀以剑江河为主整治和治理,结合城市防洪处理,长江上游的生态治理,对整个河道建设做了大量工作。这条河穿越城区十几公里,修建滚水坝对河流的急刹,乃至于河道的治理体量较大。在同类城市当中,都匀这方面的成绩是非常突出的。目前治理得已经非常漂亮,是一条清澈见底的剑江河流。

  另外,在城市自身绿化上加大建设力度,全市面积2274平方公里,达到56%的森林覆盖率。建城区的绿化覆盖达到39.7%,城区的人均占有绿地近9平方米。实施了多年的退耕换林、绿化政策,使都匀市区的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斗篷山、四方滩、马鞍山森林公园都是围绕城市周边的一些原始生态森林,为整个城市的空气的净化、质量的提升作了重大的贡献。多年来,我们秉承既要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又要遵从于自然环境的发展规律,在保护当中去开发,在开发当中去有效的利用,真正做到相辅相成,协调和谐发展。

  每一个人对于美丽中国的理解都不尽相同,在采访中刘书记表达了刘书记对于美丽的看法。刘书记表示,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要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和低碳发展,并且将生态文明建设列进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也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的一部分,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是一个推进社会发展的不可缺失的方面。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对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种理念上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和路径。

  刘书记表示,“美丽中国”应该是极具丰富内涵的,不仅仅体现在外观形容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党的执政理念的进一步升华,是国家物质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选择的必由之路,是尊重自然生态环境,尊重人们对社会的需求,以及对幸福的深度理解。所以它从某种意义上反映了整个社会民意对“美丽中国”的向往。

  另外,刘书记还谈到,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国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建成小康社会算是一个阶段性的目标,这需要有巨大的物质财富作为基础,也要有社会的跨越式、更高层次的社会进步,同时也要有老百姓真实的社会体现。国家提出一个核心指标,即“531”指标,就是人均生产总值要达到5000美元/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3000美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要达到1000美元。实现这样一个小康社会共分六大块,25项细化指标,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活质量、民主法制、文化教育、资源环境及人民对生活的满意度、幸福指数。十八大提出的“美丽中国”这一响亮的口号,将是都匀今后的奋斗目标,更是一个最好的发展路径和抓手。